今日論衡之世相評彈
  □何龍
  醫葯代表是一個特別的群體。他們本來應是醫葯的正常推銷者,但由於非公開公平競爭,醫葯代表就要各顯神通,對握有用藥權的人展開潛規則行動。因而醫葯代表在與醫生的“接頭”時,經常表現得像“地下工作者”。在湖南省婁底市一家大型醫院的藥劑科,就曾出現過藥企的“卧底”。
  有“卧底”的,就有反“卧底”的。據羊城晚報報道,廣東某學院附屬醫院最近鼓勵保安抓進院推銷的醫葯代表,發現藥代與醫生有效接觸,每抓到一次獎勵1000元。廣東某中醫院的獎勵更高,抓到一次重獎5000元。
  為什麼藥代的面目如此可憎?這還得從藥代的工作方式說起。
  2009年,中國經濟時報發表了長篇調查報道《醫葯代表自曝與醫生的曖昧關係:靠產品行不通》,詳細呈現藥代與醫療機構的曖昧關係:醫葯代表通過結交醫生,讓醫生利用手中的處方權多開自己公司的藥品,並給醫生分發“回扣”。
 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,被廣泛使用的抗生素類藥品,實際成本不到申報價的1/10,醫院拿到的批發價為21.80元/支,零售價為24.30元/支。藥企要將其中50%的利潤“獻”給醫院。在醫院,這部分利潤的分配模式已基本成為慣例:院長、藥劑科長5%-10%;開單醫生20%-30%;藥劑科工作人員5%-10%。
  一般的藥品進院,要經過主治醫生、藥劑科、藥事會、院長這四道最重要的關卡。據悉,每個環節要花費幾千到幾萬不等,給醫生的處方費一般在藥品零售價的三成。
  除了直接回扣之外,藥企還要以各種名目打點醫生,包括贊助醫療會議,為醫生髮表論文支付公關費或版面費,向醫生請客送禮,安排醫生旅游和娛樂活動等等。中華醫學會就曾在一年之內召開過160個學術會議,收取藥企贊助8.2億元;“全國牙防組”曾經通過為企業認證的方式斂財兩千萬,成為藥企的代言人。
  藥企不是慈善機構,他們如此慷慨,只是為了賺得更多。他們花出去的所有費用,最終必須從患者身上賺回來。藥價就是如此在通關打點的過程中被一路推高。
  藥代與醫生是“地下情人”關係,而醫生與藥代“幽會”的種種費用都要從本已不幸的患者那裡“報賬”,這使得醫葯代表被視為藥企與醫生之間的“皮條客”、患者痛上加痛的製造者。
  藥代與醫生的曖昧關係本來是“以藥養醫”體制的副產品,這一潛規則已流行甚廣,現在醫院對這一潛規則突然緊張起來,是因為廣東省衛計委最近開展行風專項治理,對廣州市區40多所醫療機構進行暗訪。為了應對暗訪,保安就成為醫院雇請的“私家偵探”,專門棒打藥代與醫生這對“野鴛鴦”。
  但藥代與醫生的“幽會”地點絕不只是在醫院,他們完全可以到其他地方接頭,讓保安守在醫院捉拿,對制止“醫代私通”顯然沒有太多實質性的作用。
  國家對醫療的投入不足,醫生的正當收入過低,醫葯的採購和使用不透明少監督等等,都是產生醫療腐敗的根源。作為醫療機構,應該深知治標與治本的關係。現在讓保安來充當醫療腐敗的“急診醫生”,顯然不是為了治本,而只是為了對付暗訪檢查開出的“應急方”。
  (作者是本報首席評論員)
  何龍  (原標題:讓保安抓藥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auukddoud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