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一則“實拍3男子輪流毆打少年,眾多網友報案”的視頻引發了不少網友關註。在這段視頻當中,有3名光背男子不顧1名少年哀求,對其持續毆打。最後該少年倒地不起,還有男子對倒地少年頭上撒尿。針對這則視頻,公安部刑偵局今日在其官方微博表示:應當嚴懲,已部署調查,請知情者提供線索。(5月25日人民網)
  一邊是3名男子,一邊是一個13歲的男孩,力量懸殊之大,對當事者造成的傷害之重,都讓公眾感到氣憤。青年是一群富有激情的群體,可激情過度而演變成暴力衝突,就將這一群體的特征過度演繹成為了莽撞和無知,畢竟荷爾蒙的宣泄不應該用拳頭,青春的張揚也不該靠暴力。
  年輕人打架或許是偶然事件,就目前的信息呈現來看,原因還不清楚,因此,還不能將他們標簽化,將其視為地痞流氓,只能肯定的是,他們畢竟還年輕,性格也不夠成熟,一丁點的摩擦或許都能點燃“火藥桶”,最終拳腳相向。
  不得不說的是,因此就判斷現在九零後是倒下的一代,並得出教育失敗的結論也不合適,因為這僅僅是個案,過度解讀勢必會以偏概全,可在現今充滿著暴力的網絡環境當中,年輕人難免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,並從某種程度上支配者自己的思想和行為,那麼在心智不成熟的前提下,信奉“拳頭法則”在偶然當中卻也透露出一種必然。
  記得尼爾·波茨曼曾說過,無孔不入的商業社會媒介環境,帶來了參差不齊的引導效果,讓孩子邁出了“心理上的童年”。當孩子的認知還是一張白紙的時候,影視片里渲染的“俠之大者”、“英雄”就難免會在“白紙”上塗鴉。確實如此,缺乏正確規制的引導,性格上的空缺靠自己來填空,那麼暴力快感的吸引力可見一斑,性格在長期的壓制之下,極易爆發,德育的缺位,理性的缺失,更讓衝動占領了大腦,讓對抗代替了交流。
  然而,衝動終不該成為青年的代名詞,因為青春不是一場宣泄,更應該是理性和德行的培育,這不僅對準青年這個群體,更是包含了社會上的每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公民,青年作為社會群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,更應該有理性,更應該摒棄暴力思維,去遵守平等對話的社會契約精神,學會剋制自己,壓制衝動。
  有學者曾說過,青年,更需要有理性和擔當,缺乏二者的話永遠都是年輕人,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青年。在此語境下,青年就應該有自己的意識,恪守理性的原則,在眾生喧嘩的社會當中守護人性深處的悲憫。而說到底,圍毆少年都應當是衝動的成分居多,當暴力衝突與青年併列在了一起,其更應當是理性缺失和激情過度,不能等同於常態視角下的社會暴力,因此,也不可對其進行過分解讀,如今,相關部門已經介入並部署調查,假如是未成年人,我想更應該是以德育為主,懲罰為輔,而透視這一事件,如何培養真正的青年,才是讓我們整個社會需要去思考的問題。
  文/張松超  (原標題:衝動不該是青年的代名詞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auukddoud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